2013年06月09日13:28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安全感的匱乏,在全球政治秩序的變局中,當然也並非中國獨有,美國同樣面臨著安全感危機,但中國的安全感危機來源內外多個方面。 |
柔性外交同樣需要“想象力”
當然,更加充分地打破中國與其他不同政治體制國家之間的信任屏障,還需要交往各國具備更高的政治理性和外交智慧,在尖銳問題上的針鋒相對、討價還價並不意味著國與國關系進入對抗模式。對於中美這場有別於以往元首見面的“庄園峰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主席包道格(Douglas·Paal)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中美元首決定“不打領帶,挽起袖子”,顯示雙方希望省卻一些外交繁文縟節,避免照本宣科,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討論困擾彼此的關切”。
“這次會晤力求打破常規理念,找到新方式,超越雙方部門之間可能存在的狹隘爭執,謀劃中美戰略大局。”身為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的包道格說。
這提示,在外交事務方面,精於談判博弈、剛性斡旋還遠遠不夠,柔性外交及其需要的想象力正在被中美雙方充分重視。難題恐怕並不集中在經貿領域的合作,而是系列關涉意識形態認同和價值分歧的隔膜,這直接導致雙方的互信打了不小的折扣,從目前披露的可能的會晤議題來看,盡管美國方面很明白中國的穩定是符合美國核心利益的,但無可否認的是,政治角力發揮的作用足以使奧巴馬政府不得不打打意識形態擦邊球,試探中國政府的底線。
而中國方面面臨的局面可能也同樣復雜:鄧小平時代開啟的改革開放雖然在過去30年化解了意識形態爭議導致的社會分裂,但這種依賴於經濟發展、物質利益滿足的“暫時擱置”並未真正完全彌合價值上的社會分裂和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鴻溝。對於本屆政府來說,是仍然擱置意識形態紛爭,繼續著力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還是正視改革的得與失,將經濟發展的目標與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協調起來?
如習李在上任后所反復強調的那樣:“讓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長期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難持續”。這些表述証明本屆政府希望協調發展與機會均等之間的關系。那麼,依此邏輯,如果有什麼不利於機會均等的公平正義目標實現的體制弊端,也應在政府調適范圍之內,如果價值分歧和貧富懸殊的鴻溝互為制約和強化,那麼,回應價值分歧、謀求底線共識也是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