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13:4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字號:
摘要:微博等互聯網平台的出現,為各種社會思潮的傳播和交鋒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技術條件。無須談虎色變,但必須注意把握社會思潮交鋒在我國的特殊內涵和意義。 |
微博的多重面相
2007年,最早的微博出現在美國。2009年,微博雨后春筍般在新浪、搜狐、騰訊、網易等各大中文網站落定,2010年迅速呈爆發式發展。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博看世界,微博不再是單一的信息傳遞和意見表達工具,具有了多重面相。
微博是新聞現場。2010年江西“宜黃自焚”事件中,當自焚者鐘如琴的妹妹鐘如九被堵機場女廁時,向記者發微博求助,最終解圍。這被不少媒體認為是改變中國微博歷史的一次“現場直播”,小范圍事件開始向一個萬眾矚目的公共事件邁進。在“5·12”地震救援等事件中,網民對事件的關注及時、迅速、細致,充分發揮了自媒體作用,同步報道了新聞現場。
微博是問政舞台。隨著微博影響力的擴大,官員和公共機構不斷加入,每年“兩會”都有代表委員開通實名微博,廣納民意。
微博是公益紐帶。無論是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還是解救被拐賣兒童、志願聯動、動物保護等,由個人發起、公眾人物推動的公益活動在微博上悄然展開。
微博是反腐工具。從“宜黃官員問責”到“福建表叔”、“官員日記”、“國企豪買茅台”被調查,越來越多的腐敗被微博曝光,民間反腐找到了新工具,對主流話語的介入形成推力。
短短140字何以產生如此巨大的社會影響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表示,這是微博背后三種傳播機制支撐的結果:“點對面”的即時傳播可迅速形成“現場式圍觀”﹔疊套社會關系網絡產生“核裂變”式傳播規模效應﹔建立在信任關系“背書”基礎上的內容傳播,比一般的內容傳播在影響力、可信度、可接受程度方面往往要大得多。這三大傳播特性造就了微博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導致傳媒生態乃至社會生態、政治生態的重大改變。
喻國明認為,微博本質上是一個“個人媒體”,是個人向社會喊話、向社會表達的工具,它構成了一個社會場域的圍觀結構,極大提升了整個社會的信息透明度,實現了意見表達的均衡、多元,建構了對於真相追逐的公共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微博是促進社會健康平衡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