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13:4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字號:
摘要:微博等互聯網平台的出現,為各種社會思潮的傳播和交鋒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技術條件。無須談虎色變,但必須注意把握社會思潮交鋒在我國的特殊內涵和意義。 |
網絡時代,一切都似乎更新得太快。
微博——140字的思想文化新陣地。
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內測版推出,微博正式進入網民視野以來,方方面面的人和事,遍布微博熱議榜,見証了微博的傳播力、滲透力和影響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1月15日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規模為3.09億,較2011年底增長了5873萬,網民中的微博用戶比例達54.7%。
雖然微博僅以140字的文字量更新信息,但誰也不敢輕忽這140字的影響力。微博傳播的草根性、碎片化、即時性、裂變性,使它具備了新媒體的優勢,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微動力。但它本身也有局限性,需要正確、客觀地認識。
如何認清微博的優劣?對情緒化宣泄與各種思潮如何引導?如何讓微博這一思想文化陣地成為影響歷史進程的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