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喬新生:公眾對腐敗現象所隱藏的深層次焦慮

2013年06月14日10:19來源:聯合早報字號:

摘要:當前公眾對中國腐敗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值得高度關注。假如天真地以為,公眾只是不了解中國腐敗的真相,而進行情緒上表達,那麼,就是在侮辱中國公眾的智商。普通民眾並非不了解中國腐敗問題症結所在,隻不過他們無法參與到決策的過程之中,改變中國決策的方向罷了。

新華社每日電訊報連續發表文章,對中國社會上一些反腐敗的情緒性表達進行深入分析,值得關注。

對各國的腐敗問題進行科學評估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課題。西方一些非政府組織對各國腐敗現象進行統計分析,並且定期公布研究成果,有利於學術界參考。但是,如果只是根據一些非政府組織發布的統計排名,或者根據公眾對社會腐敗現象的情緒性表達進行邏輯分析,那麼,根本無法得出科學的結論。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腐敗現象的學者,筆者始終認為,在反腐敗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既要關照公眾的情緒性表達,同時又要進行深入細致的理性分析,因為感性表達與理性分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邏輯體系,如果不加區別地牽扯在一起,那麼,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西方一些非政府組織定期公布的腐敗指數排名,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方國家對腐敗問題的觀察和統計結果,但是,由於這些分析和研究往往是建立在公開案件統計分析基礎之上的,因而存在著典型的倒果為因嫌疑。

通俗地說,西方一些非政府組織在分析腐敗現象的時候,往往把已經公布出來的案件作為調查統計分析的依據,而這樣做很可能會徹底掩蓋一個國家的腐敗問題。各國的法律制度不同,對腐敗的容忍度也不同,如果不對各國的法律制度以及社會發展形態進行深入的分析,那麼,就很難對一個國家的腐敗現象作出整體科學的判斷。

公眾對腐敗現象所隱藏的深層次焦慮

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對腐敗現象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認識。對執政黨來說,必須時刻關注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情緒,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如果隻考慮到某些群體或者某個階層的利益,而沒有考慮到其他群體或者其他階層的利益,那麼,就會喪失民心。執政團隊中存在的任何腐敗問題,都可能會放大為整個執政團隊的問題。

個別人的腐敗犯罪行為,很可能被理解為整個執政團隊的腐敗犯罪行為。如果隻看到公眾的情緒性表達,而沒有看到公眾情緒背后所隱藏的深層次焦慮,以及對執政者些許的期許,那麼,在反腐敗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盲目樂觀的情緒,認為中國的執政團隊中絕大多數都是好的,中國的腐敗現象正在逐漸地減少而不是增加。

事實上,把公眾的情緒性表達作為理性分析的起點,這本身就存在著學術上的風險。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應該以扎實的數據,分析中國社會存在的腐敗問題。可是,如果簡單地進行數字統計或者加權平均分析,那麼,得出的結論非但不能安撫公眾,反而會激發更多不理性的情緒。

公眾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腐敗現象的不滿,也有權利對執政者提出強烈的批評性意見。執政者不就事論事,不能針對社會公眾的情緒表達進行分析,因為這樣的分析實際上是把感情的表達當作了理論分析的依據,或者說,是把理性的分析建構在感性表達基礎之上。這樣的分析非但不能平息民憤,反而會產生更大的情緒。

正因為如此,筆者始終認為,學術研究應該徹底摒棄那些不科學的詞匯,盡可能地避免使用“大多數”、“絕大多數”、“相當一部分”、“隻有少數人”這樣的表達方式,因為這樣的表達方式很容易陷入到語言邏輯陷阱——執政團隊為了証明自己的純潔性,把那些已經被揭露出來的腐敗分子打入另冊,讓他們成為“極少數”,以此來証明絕大多數領導干部都是清正廉潔的。這是一種不講邏輯的辯論方式。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可能會導致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執政者試圖証明中國反腐敗成果卓著,但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正是由於執政者把已經揭露的腐敗分子清除出去,所以,才能証明中國的領導干部大多數是好的。

讓公眾在反腐敗機制中暢所欲言

從政治上來說,關注社會各界的情緒,是執政者的基本功。執政者必須廣納善言,改進自己的工作作風,將反腐敗工作推向深入。如果公眾對反腐敗工作不滿,以情緒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憤怒,那麼,執政者應當反躬自問,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聽取公眾的意見。反過來,如果在情緒表達的基礎上,進行所謂的理性分析,那麼,最終會適得其反。公眾之所以有情緒,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執政者應當循循善誘,把他們引入暢通的反腐敗機制之中,讓他們暢所欲言,並且成為反腐敗的決策主體。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