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7日11:08來源:四月網字號:
摘要:中國隻有既是海權大國,同時又是陸權大國,這樣才能根據國際風雲的變幻,隨時選擇有利於自己的發展模式,才會有立於不敗之地的從容進退。 |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不但關系國家穩定,而且,怎樣描述漢族與少數民族、中原與邊疆、華夏與四夷之間的關系,更是回答“什麼是中國”這個問題的關鍵。我個人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恐怕沒有人比歐文·拉鐵摩爾講的更好、更透徹的了。
《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Inner Asian Frontier of China),是歐文·拉鐵摩爾自1925年以來數次考察中國邊疆過程中所產生的巨著。在這部巨著中,拉鐵摩爾指出:所謂亞洲內陸(Inner Asian)並非只是中國朝貢體制的“外圍”,亞洲內陸就是“中國的邊疆”,真正把中國與外部世界分開的,並非長城這個“邊界”,而是遼闊的“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 拉鐵摩爾指出:如何認識中國或者“中華帝國”,其關鍵就在於如何理解中國的“邊疆體制”或者“邊疆關系”,中國邊疆體制與邊疆關系的核心,乃是一種“互惠體制”和“分享關系”,這是問題的實質。當中原王朝願意與邊疆各民族建立互惠體制,並以“懷柔遠人”的胸懷與各民族分享發展的成果和成就之時,那就會出現“四夷來朝”的升平局面,出現中原王朝與邊疆各民族“向心聯合”的體制。在這個意義上,所謂的朝貢體制的“同心圓”結構的實質,揭示的正是一種互惠和分享的關系,這種互惠和共同分享發展成就的關系和體制,當然要比近代帝國主義貌似公平交易、實則掠奪榨取的“條約體制”、“條約關系”更為文明和先進。
但是,一旦中原王朝失政、失去人心,它的突出表現,便是不肯與周邊各民族建立互惠關系、不肯與他們分享發展的成果和成就,反而對他們加以掠奪、榨取和欺凌,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發生“反向遷徙”和“反式聯合”,即中原人口向邊疆流動,中原反抗者與邊疆各民族結合,以至於通過這種聯合推翻中原的統治者,從而再次重建中原與邊疆間互惠的體制和分享式的關系。中華帝國的歷史就是這種“向心聯合”與“反式聯合”的循環,它的邏輯便是中原與邊疆之間互惠和分享關系的毀壞與重建。
拉鐵摩爾1937年在進行考察途中到達延安,與毛主席暢談中國史地問題,1947年,他受羅斯福總統派遣,擔任蔣介石顧問,1972年再次訪華,受到周總理的宴請。拉鐵摩爾出版於1939年的這部巨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出了光明的方向,也為我們處理民族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為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內涵式發展”、“包容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