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7日14:03來源:求是理論網字號:
摘要:當今中國社會,不缺問題,不缺口號,缺的是寬容平和去討論真問題的環境,缺的是沉靜踏實去干實事的精神。把模糊不清的“憲政”概念交給學界去厘清,讓日益紛亂的“憲政”爭論慢慢沉澱下來。 |
從5月21日《紅旗文稿》刊發文章《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研究》以來,“憲政”一詞再次成為學界和輿論關注的熱點,《環球時報》、《黨建》等報刊也相繼作出回應,在此,本文嘗試對《紅旗文稿》、《環球時報》和《黨建》所刊發的三篇文章進行文本梳理。
《紅旗文稿》文章《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研究》,作者楊曉青。從框架結構與論証方式上來講,該文是一篇學術文章,文章從對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的比較中,得出憲政不適用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結論:“作為西方現代政治基本的制度架構,憲政的關鍵性制度元素和理念隻屬於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專政,而不屬於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制度。”關於哪些是憲政的關鍵性元素和理念,文中也給出了解釋:“私有制、多黨競選輪流執政、三權分立、司法獨立和軍隊國家化、中立化是憲政的核心必有制度。”文章流露出對憲政深深的擔憂:“憲政是整體改變國家的性質、政權制度架構和社會發展的方向,而不是僅僅改變幾個非核心的原則和制度。”但同時,作者也給予了憲政一定程度上的肯定:“西方憲政民主法治在歷史上曾經是進步的制度和理念,在幾百年的實行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基本符合和適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外交等需要,某些非關鍵性的制度元素和理念中的部分合理內容已被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所吸收和實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雖反對憲政但對於依憲治國是提倡和肯定的:“現行憲法通過憲法修正案的形式將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開放取得的新經驗加以確認,保障了改革開放的發展大方向不能偏離社會主義道路。……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民主法治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權威性,這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制度的需要,是從大多數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的,而不是為了要‘保護少數’去搞憲政。”
《環球時報》社評文章《“憲政”是兜圈子否定中國發展之路》。該文從發表時間和內容上來看是對楊曉青文章的積極回應,《環球時報》這篇社評從“憲政”概念入手,指出其模糊性和虛偽性:“‘憲政’實際上是繞了個彎,用新說法提出中國接受西方政治制度的老要求”,並認為其“毫無實踐基礎,越來越淪為空洞的政治口號。”同時,文章談到:“中國在堅定地走向依法治國,這個‘法’裡面,當然首先是憲法。中國的民主也在與時俱進,民主與法治密不可分,這在中國正成為廣泛的共識。中國需要能夠符合並滿足這個國家政治及社會實踐需要的制度安排,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實踐性的,它必須對中國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對某個概念負責。”文章最后扣點題目指出中國發展之路已選定,所有妄想打斷中國的進程、扭轉國家的政治方向的想法和行為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黨建》文章《認清“憲政”的本質》,作者鄭志學。該文從“憲政”的概念、實踐和主張等幾個方面論証“憲政”是“話語陷阱”,著重反駁了“社會主義憲政”的說法,認為:“一個語詞的實際運用不能脫離歷史。憲政是西方自由主義的政治制度,具有確定的內涵。不是加上社會主義這一限定語就能改造過來的。”另外,作者認為現有對“社會主義憲政”的解釋其實已基本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容所涵蓋,沒有必要再借用“憲政”這一說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基本出發點和前提,以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目標,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保障人權等為特征的社會主義國家關於實施、維護和發展完善憲法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但既然我國已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成功之路,並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為概括,其實就不必再借用“憲政”的帽子了。”最后,文章批評了理論研究中的“拿來主義”,認為對一些集中反映和支撐西方制度的核心學術概念的使用必須格外慎重,並指出“今后我們還要以憲法為指導,不斷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但決不能把‘憲政’作為我們的政治綱領和基本政治概念。”
可以看出,這三篇文章都是對“憲政”的提法充滿了憂慮與懷疑,不可否認,在紛紛攘攘的討論中,有很多人在推廣“憲政”時塞進了大量私貨,一般意義上的“憲政”可以理解為依照《憲法》來施政,我們國家有《憲法》,依憲治國、依憲施政也都是我們所期許的。但是,在某些人那裡,“憲政”中的必有之義就是多黨制,進而在此層面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憲政”概念界定的不清晰,是造成這場紛爭的主要原因,不同立場的言論各執己見,誰都無法說服誰,甚至大家都無法地心平氣和去講道理,因為每個人口中的“憲政”甚至都不是同一樣事物。在這樣的背景下,再多的辯論和討論都是沒有意義的。
在這場論爭中,一些網絡媒體為博眼球而對文章進行斷章取義的做法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人民日報》的文章《堅定“三個自信”: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一文,直接被冠以“人民日報:西方那套理論不反應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標題進行發布,而截斷了原文中的完整表述“西方的那套理論,新自由主義也好,民主社會主義也罷,既不符合中國國情,也不反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為當代中國指出科學正確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同樣的,那種封閉僵化的觀念,既不能緊跟時代發展變化,也遠遠落后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也不可能為當代中國指出科學正確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又如《求是》的文章《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偉大夢想》一文,則是以“《求是》:思想西化黨和國家就會走上邪路”的標題在互聯網上大量被轉發的,但文中的原話是“思想僵化,黨和國家就會失去活力;思想西化,黨和國家就會走上邪路。兩者都會葬送我們的前途和事業。”
當今中國社會,不缺問題,不缺口號,缺的是寬容平和去討論真問題的環境,缺的是沉靜踏實去干實事的精神。把模糊不清的“憲政”概念交給學界去厘清,讓日益紛亂的“憲政”爭論慢慢沉澱下來,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堅定“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信念,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遲疑、不后退,向著更美好的明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