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8月09日11:3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麼主義,就在於它始終堅持以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為理論源泉和理論核心。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明確指出:“現在我們搞四個現代化,是搞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不是搞別的現代化”﹔公有制為主體、按勞分配、共同富裕等,“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對社會主義的設想和他們提出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最終實現,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黨始終將其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始終將其作為進行改革開放和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魂”。這樣一種追求,這樣的“魂”,鮮明地體現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關鍵在於它的“中國特色”。我們黨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決反對和抵制偏離社會主義方向的錯誤思潮﹔又吸取不顧歷史條件生搬硬套本本的歷史教訓,破除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教條式理解,而真正將其與當代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特色”。當代中國最大的實際是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搞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樣,我們進行的改革開放,包括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借鑒吸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益的東西,等等,都是圍繞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社會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的。而發展社會生產力,正是科學社會主義要義。因此,這種“中國特色”既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又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豐富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這一重要論述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陷入國弱民窮的深重災難。許多志士仁人為救國救民、振興中華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探求和嘗試,但都由於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性而歸於失敗。洋務派搞師夷長技以制夷,但清朝軍隊在有了洋槍洋炮以后照樣一敗涂地。資產階級改良派想用“補綴”的辦法挽救清王朝大廈於將傾,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極大地推動了社會進步,但未能改變國家和人民的悲慘命運。
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有識之士開始了更為廣泛的探索。一時間,無政府主義、國家主義、民粹主義、新村主義、工團主義,還包括當時中國人了解並不多的社會主義等各種主義、思潮蜂擁而起。以李大釗、陳獨秀及毛澤東同志等為代表的先進分子,在對各種主義反復進行比較后,認識到社會主義才是最先進的主義,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從而最終選擇了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他們的選擇,代表了人民的選擇。
選擇了社會主義的中國先進分子,同時開始了如何搞社會主義的思考。建黨之初,李大釗就指出:社會主義原則是能夠運用於實際的,但是當它成為一種“實際運動”時,會因為具體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社會主義制度將是共性和特性相結合的一種制度,中國將來的社會主義會有自己的特性。這是中國人自己對中國未來社會主義的重要預測和設計。可以說,中國人一開始就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
然而,正確的選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實踐中難免出現的曲折,需要我們不斷地、反復地作出選擇。
(責編:牛寧)
新思潮,神秘博士,編劇,女性形象,女性角色,出演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