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13:4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字号:
摘要: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交锋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技术条件。无须谈虎色变,但必须注意把握社会思潮交锋在我国的特殊内涵和意义。 |
微博的多重面相
2007年,最早的微博出现在美国。2009年,微博雨后春笋般在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各大中文网站落定,2010年迅速呈爆发式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看世界,微博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和意见表达工具,具有了多重面相。
微博是新闻现场。2010年江西“宜黄自焚”事件中,当自焚者钟如琴的妹妹钟如九被堵机场女厕时,向记者发微博求助,最终解围。这被不少媒体认为是改变中国微博历史的一次“现场直播”,小范围事件开始向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事件迈进。在“5·12”地震救援等事件中,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及时、迅速、细致,充分发挥了自媒体作用,同步报道了新闻现场。
微博是问政舞台。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官员和公共机构不断加入,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开通实名微博,广纳民意。
微博是公益纽带。无论是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还是解救被拐卖儿童、志愿联动、动物保护等,由个人发起、公众人物推动的公益活动在微博上悄然展开。
微博是反腐工具。从“宜黄官员问责”到“福建表叔”、“官员日记”、“国企豪买茅台”被调查,越来越多的腐败被微博曝光,民间反腐找到了新工具,对主流话语的介入形成推力。
短短140字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表示,这是微博背后三种传播机制支撑的结果:“点对面”的即时传播可迅速形成“现场式围观”;叠套社会关系网络产生“核裂变”式传播规模效应;建立在信任关系“背书”基础上的内容传播,比一般的内容传播在影响力、可信度、可接受程度方面往往要大得多。这三大传播特性造就了微博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导致传媒生态乃至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的重大改变。
喻国明认为,微博本质上是一个“个人媒体”,是个人向社会喊话、向社会表达的工具,它构成了一个社会场域的围观结构,极大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实现了意见表达的均衡、多元,建构了对于真相追逐的公共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是促进社会健康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