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中评社:历史热,无休止喧闹有多少价值?【4】

2013年07月02日13:57来源:中评社字号:

摘要:这些年来,严肃历史书的发行量上升,说明通俗说史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关注之后,就有更上一层楼的问题,通俗说史过热只能是暂时的现象。

电视剧误导历史观

北京晨报:今天很多人是从电视剧中了解历史的,可电视剧创作者普遍不懂历史,导致一些误会长期流行,这是不是也是导致严肃历史被忽视的一个原因?

陈连营:电视剧也有积极作用,可以激发年轻人对历史的兴趣,况且艺术创作有自己的规律,不必完全依照历史的尺度来裁剪,对于一些戏说,没必要太认真。可只要你打出历史剧的招牌,就不应该乱说,必须更严谨一些,尽可能接近真实。

比如电视剧中频繁出现的纪晓岚,与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差距就比较大,他作为一个臣子,怎么可能和皇帝那么随意地说话?这完全不符合传统社会尊卑有别、上下有等的礼制。再比如一些抗战剧,遭到网友们的嘲讽,说明它们已经丧失了最低标准的真实。

过分娱乐历史,会伤害一个社会对常识的判断能力,在乱说历史的背后,往往有利益在驱动。现在明清剧比较热,可以推荐编剧们看看我们这套文库。

学术著作不好编

北京晨报:选入《明清史学术文库》的都是经典作品,编辑工作是否会相对轻松一点?

陈连营:出版经典学术著作是出版人的使命与职责,这套书对年轻人有示范作用,所以在编辑工作中投入了非常大的努力。我们不敢说选入文库的都是经典,只能说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佳作,作者在明清史学界有一定代表性。

越是经典著作,编辑就越吃力。

比如孟森先生的这本,也许是近年来编校得最好的一本,过去的本子可能是编辑没有读懂,丢了段落,这次给补齐了。经典出版不是原样拿来,录入排版一下,还要注解,这个工作就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带着问题读经典

北京晨报: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专业学术著作比较艰深,怕读不懂,您怎么看?

陈连营:其实很好读,严肃史学的专业性体现在史料的选取上,不体现在写作艰深上,像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崇祯皇帝》,语言活泼,可谁能说它不是专业书籍呢?再比如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不一样很好懂吗?通俗不等于庸俗,证史、考据之后,用什么语言表述出来,体现了学者的能力,一些学者把实证写得过厚,容易枯燥。

北京晨报:具体到这套文库,普通读者怎样读会更容易进入?

陈连营:当然是先读目录,看自己对哪部分感兴趣,然后挑重点的读,最好是带着问题读,这样收获会比较大。

越近的历史越清晰

北京晨报: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大家似乎更关注汉唐史,对明清似乎不太关注,这是为什么?

陈连营:看历史总是由近及远,汉唐史远一些,所以有种神秘感,此外那时中国比较强盛,满足了部分读者的心理需求,但这不代表清史不热,越遥远的历史资料越少,研究起来困难越大。我们觉得,明清史更容易引起当代人的共鸣,因为许多问题与现实有联系。

北京晨报:从《明清史学术文库》的选目看,也在突出这种“百花齐放”的感觉,是这样吗?

陈连营:确实如此,几十种学术研究成果集中出版,没有拿国家资助,目前全国肯这么做的出版社并不多,希望这能激励学者们推出更多、更有水准的学术成果,使史学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陈连营

历史学博士,现任故宫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出版专着《康熙皇帝的治国艺术》《戴名世与南山集案》《宰相刘墉的一生》《纪晓岚的一生》《和珅的权力之梦》等十余种。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