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徐瑾:李克強經濟學,走走看

2013年07月04日14:20來源:金融時報字號:

摘要:不刺激確實是李克強新政的亮點之一,近期他再度喊話“激活財政存量資金”,或也暗示對大手筆刺激的謹慎,具體措施仍舊有待觀察。

從中文世界到英文世界,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這一次終於實現了出口轉內銷。

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大熱之際,我查閱中就發現英文世界尚無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這一說法(直到此刻word軟件仍顯示拼寫錯誤),但當時在中文世界已算得上鋪天蓋地,據說最早源自《南方周末》今年三月的報道。

正值總理百日新政之際,這個由巴克萊銀行創造出來的英文新單詞備受中國熱議,那麼Likonomics如何界定?巴克萊的報告認為存在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結構性改革。

首先,從不出台刺激政策來看,官方顯然承受了不小壓力。目前中國經濟明顯處於下行趨勢,官方6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略高於50的榮枯平衡線,創出八個月新低,且一些重要子項目數據表現堪憂。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難以保持8%增長已成為業界共識,未來十年潛在增長率區間可能是5%到6%區間甚至更低。這一數字今天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是確是趕超國家的常態,從高速增長減速更符合經濟學的重力法則,曾經如日中天的日本經濟也曾經歷這一階段,先減速到5%,然后是不足1%。

不刺激確實是李克強新政的亮點之一,近期他再度喊話“激活財政存量資金”,或也暗示對大手筆刺激的謹慎,具體措施仍舊有待觀察。中共十八大之前,不少觀察家預料新一屆政府上台后會迅速出台刺激作為“政策禮包”。這一期待后來逐步落空,無論時間點還是經濟效果上,顯然新一屆政府需要和以往政策有所切割,不太可能很快出手大規模的刺激計劃。

另一方面,刺激政策就一定是負面的麼?未必。大規模上馬各類投資項目本質上擴張了政府對經濟生活的介入與干預,顯然會導致投資增加、信貸擴張、通脹膨脹等惡果。但是,除了這一類賦權式刺激政策之外,還有另一類刺激政策,即大規模減稅、加大社會保障投資等,可以稱之為放權式刺激政策。

從歷史來看,中國政府對於前一類刺激政策運用頻繁,駕輕就熟,后一類政策卻往往無人青睞,甚少有機會得以實施,即使經濟學家普遍相信后一類政策對經濟增長具有更大的正面效果。中國現在以及未來仍舊需要后一類刺激,目前難以斷言后一類刺激政策應退出政策武器庫。

其次,去杠杆也是最近熱門詞匯,這也源自李克強對於“要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等看法的衍生。如果說不刺激更多表現為財政政策領域,而去杠杆則更多體現在貨幣政策之上,近期“錢荒”可謂其中典型代表。

流動性泛濫之下,“錢荒”事變則令人深思,看似悖論中的合理性何在?中國經濟杠杆過高,未來存在進一步的產能過剩弊端。官方希望主動去杠杆無不道理,但是這一現狀與中國投融資體系的固有症結難脫關系,希望並非總能對接現實。

在利率、行業准入尚未放開的情況之下,一方面是大量存款缺乏投資渠道不得不以低廉的成本進入銀行,另一方面則是民間投資缺乏對應的資金渠道,導致地下金融橫行。如此資金的雙軌制必然導致巨大的套利動機,眾人口誅筆伐影子銀行系統不過是“銀行的影子”罷了。也正因此,去杠杆的方向正確,但是這一目標能否實現還是未定之數,但至少難以通過一廂情願地擠壓銀行間市場可以獲得。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