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美媒:東亞模式是亞洲最佳道路?

2013年07月10日08:39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摘要:舉例來說,為周博所稱道的那些政策執行起來代價遠比他承認的要高,他低估了被土地革命所破壞的資本形成。繁重的農業稅和含糊不清的財產權保護常常被指阻礙了農村資本積累。


《亞洲如何崛起》一書封面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近日刊發題為《不要隻想到老虎——評周博新書《亞洲如何崛起》》的署名文章,作者約瑟夫·斯滕伯格在文中認為,上了年紀的讀者可能還記得日本財大氣粗、傲視世界的年代。雖然每當我們購買三星手機或現代汽車的時候也不免帶了幾分敬意地提到那些斗志旺盛的韓國人,不過如今我們准備迎來“中國世紀”。包括台灣地區在內,這些國家和地區被稱為亞洲“老虎”,它們在經濟上的成功引起了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強烈興趣。

  “三步走”實現經濟奇跡

  文章說,周博(喬·斯塔威爾)先生在他的新書《亞洲如何崛起》中試圖對亞洲奇跡給出一個簡明扼要的解釋。他的書可以作為一本入門指導:分三步走實現你自己的經濟奇跡。第一,對農村土地所有制進行改革,鼓勵農民對面積較小的地塊進行耕種來實現產出最大化。第二,執行工業政策以扶持新生工業﹔對出口商下達規定,要求公司把產品出口到競爭更激烈的海外市場,以增強它們的競爭力。第三,利用金融體系支持上述兩條,讓資金流向出口商。

  日本最早走上了這條路,其他國家紛紛步其后塵。早在19世紀60年代,日本政府便取消大名的地方統治權,將他們的土地重新分配給佃戶。韓國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效仿這種做法,台灣(在美國人的幫助下)亦是如此。20世紀50年代初,土地改革大大提高了中國農民的生產率,直到10年后毛澤東對農業實行集體化運動。

  然后是制造業。周博指出,亞洲“老虎”的目標是保護國內的龍頭企業,同時迫使他們去海外市場競爭,而非退縮到缺乏競爭、利潤豐厚的國內市場。日本和韓國實行獎勵制,對成功打入全球市場的出口企業進行獎勵,譬如說隻給那些不斷開拓境外市場的企業提供資金。

  說到這裡就要提到周博先生列出的第三條,因為政府常常喜歡把金融體系作為實施這些獎勵的工具。出口成功的企業能夠享受優先獲得資金的好處﹔其他企業則不能。通過壓低付給儲戶的利率,以便能向制造商提供較低的貸款利率(這被稱作“金融抑制”),亞洲政府可以讓資金流向工業,並在這個過程中對某些產業提供獎勵。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