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3日09:21來源:鐵血社區字號:
摘要:俄羅斯國際戰略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顯示,越南空軍目前共裝備有從前蘇聯購買的140架米格-21戰斗機和53架蘇-22M3/M4型戰斗轟炸機,以及從俄羅斯購得的12架蘇-27SK/UBK和4架蘇-30MK戰斗機。 |
東方網7月1日消息:據加拿大《**防務評論》月刊6月號報道稱,中國空軍進口蘇-35多用途戰斗機基本上成了定局。這意味著2015到2020年,中國空軍蘇-35將在技術上領先於日本、印度的現役戰斗機。可以這麼說,中國空軍贏了個時間差,而且前提是忽略了美軍F-22在遠東部署的情況。
一機之下萬機之上?
蘇-35(北約代號:Flanker-E)的外形總體上是在蘇-27戰斗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區別不是很大,從作戰性能角度來說,蘇-35主要的改進之處是彌補了蘇-27系列飛機對地打擊能力落后、電子設備陳舊等短板。本質區別在於蘇-35採用了新型的發動機(117S發動機)、新型的電傳操縱系統(三軸全權數字電傳飛控)、新型的機載雷達系統(無源相控陣機載火控雷達)和機載電子系統。從這幾個新型來看,蘇-35堪稱是蘇-27系列戰斗機的大幅度改型,所以有人把它叫做“超級側衛”。
如果說蘇-27系列的其他后續型號是俄羅斯用新技術改進而來,那麼蘇-35其實是俄羅斯將部分五代機技術“下放”而發展出的改型。按照目前流行的將戰機分為5代的評價方法,西方認為蘇-35僅僅是一個四代半(4++)戰機,也就是說在四代機的基礎上,經過技術的全面提升,它的作戰性能全面超過了四代機,但是和五代機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平可夫認為,蘇-35的優勢在於配備了14500公斤加力推力的大功率發動機,促使蘇-35有能力進行瞬間超音速巡航,而且TVC矢量推進技術日本、越南都沒有,隻有印度空軍的蘇-30MKI具備。
另外是IRBIS-E型雷達,其探測距離是目前中國空軍的蘇-30MKK的4倍。在青島上空就能夠探測到朝鮮半島的空中目標,擁有同時跟蹤30個目標、同時打擊8個目標的能力。
顯然,F-35在未來的十幾年中會成為蘇-35的主要假想敵。但美軍似乎在唱衰這種比較,據早前報道,F-35在“太平洋視野-2008”演習中出盡洋相,作為第五代戰斗機,它卻完全不能與俄制蘇-35戰斗機抗衡,更是不敢接近S-400“凱旋”防空系統的覆蓋區域。一架F-35的單價加上總體飛行成本高達5.6億美元,顯然不比“猛禽”便宜。美國防務情報研究中心斯特勞斯軍事改革項目負責人溫斯洛·惠勒指出:“F-35達不到某些人試圖包裝成的神奇效果,這是戰斗機領域的一大敗筆,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是倒退……對它隻能做一件事——扔進垃圾箱。”
此外,2012年,澳大利亞外事、武器和貿易聯合委員會通過模擬空戰得出結論,認為澳空軍不應當採購美國F-35殲擊機,因為它根本不是俄羅斯蘇-35S的對手。
委員會出示了模擬美國F-35和俄羅斯蘇-35S殲擊機2018年在中國台灣沿海進行的空戰結果,240架F-35殲擊機在和同等數量的蘇-35S飛機的戰斗中,竟然有210架美制飛機被摧毀。而在240架F-22和同等數量的蘇-35S的模擬空戰中,澳大利亞空軍隻有139架美制F-22飛機被徹底擊毀。
因此,俄羅斯有信心認為,蘇-35可以如同“大叔拿大棒毆打小孩子”般肆意摧殘F-35。不過,考慮到美軍可能為維護遠東空中戰力平衡而向沖繩進駐F-22的情況,那麼,蘇-35的領先地位將蕩然無存。
《航空知識》副主編王亞男表示,蘇-35在機動性、作戰半徑、武器載荷、最高航速方面優於F-35,只是隱身性能稍弱,因此,完全能與F-35抗衡,但與第五代戰斗機F-22相比,還有差距。
中國的“超級側衛”計劃
據鳳凰網報道,中國從俄羅斯進口蘇-35的真正目的並非是為了蘇-35的117S發動機以及“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而是超遠程空中打擊能力,核心就是K-100超遠程空空導彈。
文章指出,蘇-35配備117S發動機和“雪豹-E”雷達不僅算不上世界先進,甚至在俄羅斯國內都只是二流產品。俄羅斯T-50將用的是推力大得多的117發動機,以及SH121有源相控陣雷達,連印度蘇-30MKI都要改成“甲虫-AE”有源相控陣雷達。117S發動機是AL-31F系列的高級改進型,隻算真正117發動機的“猴版”產品。“雪豹-E”更不過是過時的無源相控陣,與真正的四代機發動機和AESA雷達相差甚遠。
既然發動機和雷達都沒那麼完美,文章認為,蘇-35對於中國的真正價值,是在於俄制K-100超遠程空空導彈。據悉,K-100(原名R-172)是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制的俄羅斯重量級空戰武器,但研制過程非常不順利,直到近幾年才有消息稱,其改進型K-100-1將配備於蘇-35。據稱,該導彈最高速度超過3馬赫,最大射程300公裡,這是目前任何現役或其他在研的空戰武器中所無法想象的距離。
目前,日本和駐亞洲美軍都擁有大量的預警機、反潛機和電子戰機,長期形成對中國的空中體系優勢。盡管中國新一代戰機水准已接近美日,但對付美日的預警機、反潛機仍缺乏足夠有效的手段。目前,中國主力空空導彈最遠射程仍在100公裡水平上,而引進蘇-35后將大幅提高到300公裡水平。
K-100超遠程空空導彈,可配備主動雷達導引頭或反輻射導引頭,並且可借助預警機進行空中數據鏈修正導引。K-100不僅僅可配備蘇-35戰斗機,而且從研制之初就考慮到用於蘇-27和蘇-30。盡管K-100的射程可能已超過蘇-27、蘇-30的雷達探測距離,但在中國新一代預警機已問世的背景下,K-100導彈的引進將成為中國新一代戰機“戰力倍增器”,甚至可能會用於殲-10或殲-20。
如果K-100導彈能夠隨蘇-35進入中國,才真正是對中國空中戰力的大幅提升,戰略意義遠超過名不副實的117S發動機和“雪豹-E”雷達。
售華蘇-35或裝中國數據鏈 雷達無視F-22隱身
一些西方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空軍進口蘇-35多用途戰斗機體現了中國全新的戰略意圖,在本來已經打破的東亞軍事戰略平衡之上,使海空力量的對比朝中國方面更加傾斜。
下一頁:中國軍方拒絕透露購俄100架蘇35戰機傳聞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