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7日09:34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中國崛起,美國重返東南亞”的格局下,美越這一對昔日的宿敵,則似乎找到了某種共同的戰略需求。越來越多的內幕材料顯示,美越軍事合作正在向著超越雙邊軍事交流、以某種雙方共同的假想敵為針對對象的方向發展 |
今天的中國,首先面臨的不是長期的發展戰略,而是中短期如何應對危機和挑戰的問題。這幾年,充斥在中國民間的一股情緒,是對中國缺乏戰略的嚴重不滿。在這方面,今天的中國可謂充滿困境,用“內外交困”來形容可能是言重了,但問題的嚴重性卻絲毫不能忽略。
南海:打還是不打?
2011年5月26日,在南海主權糾紛史上,恐怕是會被以后的歷史學家不斷提起的一天:這一天,中國海監船與越南有關方面的船隻發生了沖突。據外電報道,在沖突過程中,南海海底的電纜被中方人員剪斷。……
三天后,越南外交部女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神情嚴肅地表示:“越南海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越南利益。這是南海沖突發生后,越南方面第一次將軍事解決方案公開提到了全球媒體的面前。南海,剎那間讓人聞到了戰爭的硝煙。全球的媒體都將注意力轉到了越南的對立面 - 中國身上。
事件發生四天后,我出發前往新加坡,參加在新加坡香格裡拉酒店舉行的第十屆“東亞安全峰會”(俗稱“香格裡拉對話”),並與同事一起參與對這次會議的報道和評論。這已是我第五次採訪此次會議,也是第三次作為“香格裡拉對話”的正式代表,出席這一亞太地區迄今最為重要的安全與戰略二軌對話會議。
從2007年開始,我們就是“香格裡拉對話”的常客﹔而且我們每一年都要在這裡,與美國、中國和周邊地區國家的高級軍事領導人有一些非正式的約會、談話或專訪。雖然如此,但這一次前往新加坡時,我們的心頭還是稍稍有一些異樣和緊張,原因就是剛剛爆發的中越在南海問題上的沖突,以及越方首次將這一問題上提到軍事解決的高度。
誰都知道,這兩個曾被譽為“同志加兄弟”的國家,在友好氛圍的水面下,其實涌動著一股漸漸充滿敵意的暗流。這股暗流,加上這兩個國家三十多年前爆發的那場大規模邊境武裝沖突,讓人對中越在南海問題上的軍事沖突可能性尤其敏感。
這裡更為深層的背景是:中國與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主權糾紛由來已久。2002年,中國與東南亞有關國家簽訂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明確提出“擱置主權,共同開發”。但近十年來的現實卻是:與中國的克制相比,一些東南亞國家卻是“擱置主權有余,共同開發全無”。近年來,無論是菲律賓、馬來西亞還是越南等國,都以各種方式(如領導人登島、與美國聯合軍演和先下手為強開發資源等)宣示其對有爭議地區的主權或實際掌控權。
任何具有國際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國際政治上素有“實際管轄權優先”的原則,中文的通俗說法就是“既成事實”。而目前的實際既成事實就是:在具有主權爭議的南海島嶼中,越南實際佔有29個,菲律賓實際佔有8個,馬來西亞5個,文萊2個,而中國大陸實際佔有卻隻有8個﹔即便加上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另一個成員-台灣所實際佔有的太平島,中華民族實際佔有的島嶼,也隻有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