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7日14:22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專家指出,產業發展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城鎮化決非簡單的“造城”,更不能唱“空城計”、造“鬼城”,必須要有產業、有就業、有人氣。 |
產業升級走特色之路
地方政府應如何推動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呢?
褚平認為,產業的選擇至關重要,必須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選擇得當,並注重產業結構優化。
林毅夫指出,各地隻有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產業,才有可能在全國乃至全球具備競爭優勢,由此,則可最有效、最快速積累起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永續收入源,使城市管理從土地財政中解放出來,依靠“企業和產業稅收”,實現“城市自生”,保証有足夠的財源提供優質、普適的公共服務,吸引和留住人才,使城鎮化、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進入良性循環。
林毅夫建議,應該採用“增長甄別和因勢利導”等具體步驟,甄別潛在比較優勢產業,消除發展瓶頸,迅速將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產業。並結合大城市群的建設,使各中小城市緊密圍繞自己的比較優勢來建立龍頭產業,發展特色鮮明的城市產業。
發展產業要激活企業
產業的發展主要依托企業發展。委員們認為,民營企業是城鎮發展的經濟基礎,應充分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以發揮民營經濟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作用。
褚平認為,需要創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等外部環境,淡化所有制標簽,促進國企和民企融合。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減少審批事項,再造、優化審批流程。
林毅夫也指出,要分析在甄別出的具有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中,哪些產業中當地民營企業已經比較活躍,並查找可能阻礙它們提升產品質量或阻礙其他企業進入的各種硬的基礎設施或軟的經營環境障礙,當地政府可採取相應政策措施消除這類障礙以幫助產業做強做大。各地政府要密切關注當地民營企業發現而且已展現出獲利能力的新商業機會,並給予幫助。
民建中央副主席李讜委員建議,要幫助商業銀行找准區域產業結構特點和比較優勢,使金融產品與當地產業優勢緊密結合,提示商業銀行注重整個產業鏈的構造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