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張弛:張春賢溫和有力沖擊新疆官場作風【6】

2013年06月18日09:35來源:鳳凰周刊第472期字號:

摘要:以民生建設為切入點,力促民族和解,維護社會穩定,屢屢刷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三年過去,新疆屢屢刷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新疆治理依然如履薄冰。

在官員任用選拔上,張春賢繼續實施其在湖南的“不讓綜合素質高的人吃虧、不讓干事的人吃虧、不讓老實人吃虧”的用人策略,打破論資排輩的舊規,讓新疆官場順暢流動。他還親自帶隊,先后三次組織三批官員去江蘇、浙江、寧夏、甘肅、內蒙古等地參觀學習,讓多年來缺乏橫向比較的本土官員正視新疆與其他省份的差距。

“比浙江、江蘇落后也就算了,怎麼連寧夏、內蒙古都跑在了新疆前面?”一位曾隨張春賢去內地考察的官員回憶,黨政考察團回到新疆后,張春賢主持召開會議,讓與會代表暢談考察體會,會議持續了近10個小時。會議結束時,張帶領大家一起高喊“奮斗!奮斗!奮斗”鼓舞士氣,剛開始他們很不好意思,喊不出來,但隨后便覺得激情澎湃,“想大干一場”。

針對本土官員的大規模輪訓正按既定規劃實施,除繼續之前的常規培訓項目,又啟動了赴援疆發達省份挂職半年的培訓。計劃覆蓋幾乎所有基層少數民族官員,目的是令他們開闊視野、轉變觀念。“邊工作邊學習,起碼要親眼看看先進的管理方式究竟是什麼樣的”,當地組織部門一位官員稱,對於很難有機會走出新疆的基層少數民族官員而言,這樣的機會極其珍貴。

新疆官場講排場的鋪張作風也在逐漸扭轉,張的以身作則首先被民間輿論錄入眼中。有當地民眾在微博上寫道:“春賢書記昨日來博州考察,坐著越野車來,沒有聲勢浩大的迎接,沒有開道也沒有交通管制。安保工作雖然不像過去那樣草木皆兵,一個路口站一個交警,但思想上卻一點也不敢懈怠。這種作風能形成習慣就好了,大家習以為常也就沒什麼了。”

一位與張春賢擦肩而過的青年教師也對其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他與同事到南疆做課題,恰遇張春賢也在此地調研,他觀察到張春賢路過一個農戶家門,當地領導建議進去看一下,張卻轉身走進了另一個農戶的家。“他知道都是當地安排好的,不願意去”。

根據北京一位政情觀察人士的說法,張春賢雖然表面一介文弱書生,來疆后也一直高調實施民生工程、力促民族和解,但在新疆數次處置恐怖襲擊事件中,“其霹靂手段頗有王震之風”。從擔任交通部長開始,張春賢一直是大陸明星官員。在其以往的履職經歷中,他以務實、開明的形象示人。

張春賢出身平民,由社會最底層一步一個腳印抵達政府高層。他是家中獨生子,孩童時期家鄉河南遭遇三年大飢荒,周圍大批鄉鄰都外出逃荒,父母怕他餓死,也把他送到陝西親戚家寄居。在位於陝西省白水縣的大山深處,張春賢當了一年的放羊娃。

與他給外界的溫和印象迥異,據交通部曾與他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說,張春賢極富個性。他的父親曾評價兒子“太?”,“一斧子下去兩個橛”。他無視官場“潛規則”,直言不諱地提醒同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傳遞消極情緒。因不喜歡行文中的“八股”風格,他執筆撰寫了擔任部長后的第一份施政工作報告。

盡管仕途節節攀升,鋤田出身的張春賢一直保持著平易近人的做派。看到有人進到辦公室,他一定起身招呼。他也一直沒有放棄與普通百姓的接觸——不預先通知就到一般家庭訪問,可能還留下來吃頓便飯,在湖南時甚至參加過一對農家小夫妻的婚禮。

張春賢在新疆,被不少年輕人以“春哥”、“賢哥”稱之,這種愛稱側面體現了張春賢治理新疆的政聲。張春賢不止一次強調“要依法執政和各族民眾分享發展的成果”,這與新疆過去官方的說法有明顯不同。而張對媒體承認民族歧視問題確實存在的坦誠態度,亦獲贊譽。

張氏治疆三年成績有目共睹,但擁有內地省份轉型發展中的幾乎所有難題,再加上邊疆、民族與宗教問題的幾何級放大效應,決定了新疆的深層次矛盾在短期內難以根本緩解,張春賢現時的壓力也很難減輕。

更大的挑戰是,在面對目前新疆內外的復雜狀況時,舊有的傳統思維習慣和工作學習惰性,會在官員中間延續,處理方式習慣於他們最熟悉也最拿手的傳統維穩方式。張春賢需要足夠的社會信任,而這種信任某種程度上是脆弱的,尤其是在面對像巴楚“4·23”這樣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時。

2013年“五一”小長假過后,張春賢在南疆阿克蘇地區就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管理等議題展開新一輪調研。三年前,他也是這樣開始了全疆調研之路,迄今已經走遍這1/6國土上的每一個縣市。如今,他要“再摸摸情況,看看干得到底怎麼樣”。

(注:本文轉載自“張弛-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