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5日08:44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是這裡最大的操盤手。1991年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在中東發揮影響力的唯一超級大國。不過,由於美國目前削減軍事開支,以及美軍撤出伊拉克,美國獨霸中東的局面發生了一定變化。 |
聯合國支持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國際會議於6月18至19日在北京召開。參加此次會議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的代表、巴勒斯坦人民黨總書記薩利希認為,中國應該加入有關這一問題的四方(聯合國、俄羅斯、美國和歐盟)會談中。對此,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表示,中國同“四方會談”的各方保持聯系,但暫不考慮加入其中。
吳思科的這番話讓人感到意外。以討論中東問題的“四方會談”是由美國牽頭的,從2005年7月這一機制建立至今,就阿盟-以色列、巴勒斯坦-以色列以及中東局勢等問題召開了10多次會議,而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卻一次也沒有受邀參加會議。
按理說,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負有責任。中國應當在中東事務上起一定的作用。況且,許多中東國家也呼吁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中國派出了中東特使,或參與處理中東事務的國際會議。在一些國家的建議下,雖然中國任命了大使,有時也到中東進行穿梭訪問,但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一些觀察家稱,中國的中東特使每次穿梭訪問后,一般都是召開記者會解釋中國立場,並無多大建樹。當然,這跟中國在中東問題上實行“韜光養晦”多,“有所作為”少的外交政策有關。如果中國的中東特使只是到部分國家巡游,見見一些政界人士,但提不出解決中東問題的方案,其穿梭訪問隻能是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其實,中東對於中國的作用已越來越大。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在2012年平均每天從中東進口550萬桶原油,2014年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中東地區石油最大進口國。在中國石油進口中,約有46%來自中東,預計從2013年至2030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將增長4倍,其中大部分增幅仍來自於中東的供應國。
有人批評,中國關注中東更多的源於對保障石油進口的需要。這樣的政策有著某種的取巧性和策略性,不能承載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中東更加獨立地發揮作用。現在中國在中東的盤子已經很大了,不僅有數十萬人在中東地區求職謀生,還有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投資。這裡一旦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比如大規模的人道主義災難,數十萬中國人還能輕鬆撤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