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6-12 08:06:00|來源:海外網|字號:
平民主義民主可能的反駁是,普通民眾對政治是不積極的,並且通常忽視公共政策﹔如果他們不知情的偏好不影響政策制定,我們為什麼要擔心呢?或許經濟精英和利益集團領袖比普通民眾更偏好政策專業知識。可能他們更好地知道什麼政策對所有人都好,可能他們在決定支持哪項政策時,尋求的是大眾利益,而不是私人利益。
但是我們懷疑這一點。我們認為恰恰相反,總體上講,普通民眾通常非常清楚他們自己都價值與利益,他們所表達出的政策偏好是值得尊重的。而且,我們對於精英的信息優勢不是很確定。確實,詳細的政策知識傾向於睡著收入和地位的提升而增加。富有的美國人和公司經營者更可能對直接影響他們的稅收和監管政策有更多的了解。但是他們對社會安全、醫療保險、食物救濟券或者失業保險這些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沒有多少關系的政策有多少了解呢?最重要的是,沒有理由認為專業知識中伴隨著超越個人利益或目的而謀求公共善的傾向。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民眾是自身利益最好的守衛者,優於任何可行的替代選項。
拋開利益和動機有分歧的困難議題不談,我們強烈建議,不應該簡單地認可經濟精英或有組織的利益集團有極高的智慧。這需要實踐的檢驗。新的經驗性研究需要深入挖掘誰知道多少、知道什麼、知道哪些公共政策。
我們的研究結果也指出了有必要進一步了解哪些經濟精英(“富足的”?前1%?前0.01%?)對公共政策有多大的影響,以及他們行使影響力的目標。這些問題也存在於特定利益集團研究的精確程度上。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本文尚未考慮到的政策偏好和多元行為體的政治影響,包括政黨積極分子、政府官員以及其他非經濟精英。希望我們的文章能夠激發在這些問題上的深入探索。
盡管在以前的研究中多數民主得到了看似堅實的經驗証據支持,我們的分析認為,美國公眾的大多數實際上對政府採納的政策幾乎沒有影響。美國人確實享有許多圍繞著民主治理的政治特征,比如定期選舉、言論和集會自由、廣泛的(如果仍然有爭議的)公民權。但是我們認為,如果政策制定是由強大的商業機構和小部分富有的美國人主導,那麼美國所聲稱的民主社會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 |
政治偏好,政治參與權,切尼斯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