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6-12 08:06: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支持這一命題的証據來自2011年合作的國會選舉研究。根據這項研究的13個政策偏好問題,收入水平在前2%的人(這個群體可以被視為“真正的富豪”)的偏好與收入水平在前10%的人的偏好的相關性高於與收入水平平均者偏好的相關性(r=.91 vs. .69)。因此,我們對相對高收入的“富裕”受訪者的調查似乎能夠捕捉到關於真正的富豪的有效信息。
總之,由於我們使用“富有的”代理人而帶來的不准確性可能造成低估經濟精英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如果即便再使用這些不完美的方法仍然可以發現對政策的實際影響,那麼,可以合理推斷真正富有的公民對政策的影響仍然是更巨大的。
為了測量利益集團的偏好與行動,我們理論上使用鮑姆加特納及其同事在他們的98個政策議題研究中發明的指數:這一指數被所有1779個案例中支持這一方或另一方的利益團體用來評價整體資源。但是要對所有的案例應用這一指數是不可行的,這需要的工作量是鮑姆加特納在他們的案例研究上所花費的大約二十倍。然而,所幸,鮑姆加特納他們發現了這一指數的簡單替代——根據風評“強大的”利益集團(來自近年來《財富》雜志25強名單的集團)中傾向於改變既定政策的數量,減去反對的數量——與所有利益集團指數的相關性極高(r=0.73)。
季倫思使用了“強大的”利益集團的支持數量(減去反對的)這一調整后的版本,發明了“淨利益集團聯盟”方法。他向25強中的集團(它們似乎忽視了某些主要商業利益)加入了據報道游說資金最多的十個關鍵行業。(包括這些行業和利益集團的最終名單詳見附錄1)。對於1779個案例中每一項政策改變的提議,季倫思與助手們利用多種資源將所有參與的利益集團分為對改變“強烈同意”、“有點同意”、“有點不同意”和“強烈不同意”。他隨后將集團的數量與既定議題的兩種立場結合起來,將有點同意或有點不同意計為強烈同意或強烈不同意的一半量級。為了允許在既定立場上隨著集團淨數量的增加而出現效益遞減的情況(組織數量從10增加到11可能沒有從1到2重要),他在做減法之前對支持的組數與反對的組數取了對數。如下:
淨利益集團聯盟=ln(#強力同意+[0.5*#有點同意]+1)-ln(#強烈不同意+[0.5*#有點不同意]+1)
以下我們還記錄了分別根據總量和根據行業分類計算的可比較的集團聯盟指數,同列在附件一中。
我們的因變量是每個調查問題中的政策建議在被提出之后的四年內是否被實際採納了。(事實証明,大部分行動在兩年后就被實施了。)當然,要測量1779個不同案例中每個政策變化是否存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季倫思及其助手們花費大量時間查看賬目、政府數據、國會季刊、學術文獻等。
為了檢測這些理論傳統,我們首先考慮所有有組織的利益集團,不將之區分為以大眾為基礎的和以商業為中心的。在單一統計模型中,我們評估三個自變量各自對因變量(政策變動)的獨立影響:大眾公民的政策偏好(收入在50%的偏好)﹔經濟精英的偏好(以收入在90%的人的偏好計)﹔利益集團的代表(淨利益集團聯盟指數)。
隨后,為了明顯區分多數多元主義與缺少代表性的多元主義,我們將使用兩個單獨的淨利益集團聯盟測量,一個隻包含以大眾為基礎的利益集團,另一個僅限於商業和專業集團。關於利益的主要假設見表一,得自我們對四種理論的討論。
![]() | ![]() |
政治偏好,政治參與權,切尼斯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