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傅国涌:企业家阶层在转型时代怎样选择【5】

2013年06月07日13:27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如果还原历史的真相,将复杂的问题复杂化,有很多值得花时间去细细言说的东西。

接下来企业家阶层的第二次选择发生在1927年前后,这次选择我称之为悔还是不后悔?这次选择就是没有制度选择的空间,就是选择认不认可国民党,支不支持国民党,国民党黄埔建军,北伐是用武力打到长三角的,上海的企业家阶层,那个时候中国差不多40%的企业集中在上海,他们选择什么态度就决定整个阶层大体上是什么态度,他们支持了国民党,大概几个月以后就后悔了,他们发现这一个国民政府跟他们之间其实是根本合不来的,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矛盾和摩擦,包括荣氏家族马上就遇到麻烦,蒋介石发通缉令要抓荣家的老大。

所以南京国民政府的这十年,1927到1937年之后称为“黄金十年”,这个“黄金十年”其实是从那个角度说的,是指国民政府统治大陆时代的黄金十年,搞了不少建设,后面就是抗日战争了。民营企业虽然还有一些空间,但在这十年当中其实是每况愈下,只有荣家还在发展,在荣家是负债扩张。整个中国企业在这个十年当中,新开创的企业很少,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前面的黄金时代里开创的。黄金时代创办的企业、银行在整个中国企业中占有最大的份额。这个阶段我用一个词称之为中性互动,企业跟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中性互动的关系,已经没有良性互动了,1927年之后历史出现了部分的断裂,不是完全的断裂,有很多的摩擦很多的矛盾。当然随着1937年的到来,这个过程就结束了,比较短。

第三次选择是迁还是不迁的选择,1937年。第一次是君宪还是共和,还有制度选择,第二次就是悔还是不悔,第三次选择是你迁还是不迁,要么留在上海,留在东南沿海,留在天津,要么就迁到四川去,这次选择是因为民族危机引发的。不关乎制度,也不关乎跟政府之间的关系,而是因为外敌入侵造成的。

第四次选择就是1949年的选择,这次选择直接决定了我们今天,这次选择是去还是留?是离开大陆还是留下来的选择。20世纪大变动的中国,一次一次的选择,走的是一条下划线,一百年前的选择还有机会选制度,后面的选择是后悔还是不后悔、迁还是不迁、去还是留?1949年这次选择的结果,就是没有互动,这次选择做出来之后将来再也没有互动了,1949年以后企业家阶层跟政府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任何的主动性,完全是被动,完全被动就没什么互动可言了,反正你是完全被动的。从此以后中国企业史出现了一个完全的断裂,这次转型是完全断裂的转型,1952年到1956年搞公私合营,要把整个企业家阶层连根拔起,当时统计的数据说,中国大概有400万的工商业从业者,包括雇工人数加上去是700多万人。当时的企业规模都不大,雇工人数在20人以上的只有8000家企业,雇工人数在100人以上只有三千家企业。比今天的企业规模小多了,不可同日而语。到1957年的年初,中国的所有企业都已经被灭掉了,中国没有一家民营企业,1957年的元旦一过,统计数据,没有一家可以称得上企业存在的,剩下的就是那些小店,一个人的开的那种小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今天如果说三十年来重新产生的企业家阶层又一次面临选择的话,也可以看出是第五次,这次选择是一次同样非常艰难的选择,我不指望有良性互动,如果能够回到中性互动,而不是恶性互动,或者是没有互动,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