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14:32来源:共识网字号:
摘要:其实在这一点上,所谓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伴随西洋化的那些价值观也是一样的。 |
当然我不是因此就说战后日本和中国实行的就是一种完全相同的政治体制。不管怎么说,日本战后的国家体制显然还是引进了与西洋各国同样的议会制民主主义,而且与战前不同,在一般国民能享受广泛的政治自由--比如说承认言论、机会、结社、信仰的自由等方面,也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榜样的。在这种体制下,大部分的日本国民确实没有受到国家暴力的镇压,一般都能过着平稳的日常生活。这都是事实。但是那是战后制定的我们国家的宪法明确规定彻底保障每个个人的人权,对于国家权力,与欧美各国同样,规定了严格的限制的结果。对此,现在的执政党自民党却批判现在的宪法的人权规定,认为那“根据的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观点”,主张应该改写成适合“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人权定义,提倡为了“公共秩序”可以限制人权的新宪法。至少对此表示赞同的那些人,如果自夸自赞日本比中国更“接近欧美的人权状况”,那不能不说他们显然是自相矛盾。
日本和中国都有经常互指对方与自己的社会不同的倾向,正如我在本书中所述的那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本次的讲演下边也要提到,日本在前近代创造了“江户时代”那样的一种很特殊的--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同样“举世罕见”的社会,近代以后还一直继承下来。但是我现在更想说,这两个国家其实有很多不约而同的地方,有很多类似点。因为对这些类似点没有意识到,所以我们在意识上经常对立或对抗,可是下意识的却在复制着对方。我希望各位把日本不是“西洋化”,而是“中国化”的这一历史观,作为能提醒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一个概念来认识。
“中国化”是基于单一性的统合原理
那么,到底为什么日中两国会有不约而同地互相拟似的倾向呢?这可能是因为诸位的这个国度在世界历史上创造出了一个最为先进的文明之故。被翻译成中文的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指出,在近代欧洲奇迹般发展以前,世界经济的中心在中国。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著名的统计数字显示,1820年全世界GDP推算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的三分之一被中国垄断,超过了欧美以及日本的总和。这足以说明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人类史上,中国一直占据着霸主的地位。
但是这种“一枝独秀”的世界,因为发展得太过于早熟,中国传统的文明形式,与近代欧洲的文明就有了区别。其最大的特征是,为了在前近代的历史阶段做到统一广大的国土,没有建立多元性的,而是建立了基于单一性的社会秩序。欧洲直至建立近代国家时为止,各国内因为存在王权、教皇权(天主教会)、大贵族和封建诸侯、自治城市等多种权力,因此他们就要向身份制议会派送代表共商大事,所以自然而然形成了以多元性政治势力共存为前提的社会体制。这就是今天所谓西洋型民主主义,也就是多党体制和议会政治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