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易憲容:中國城鎮化如何避免變成“政策陷阱”

2013年06月27日15:04來源:聯合早報網字號:

摘要:如果中國城鎮化還是走前十年城鎮化的老路,那麼這種城鎮化隻能讓現有社會矛盾與沖突進一步惡化,更不可能成為未來經濟增長之動力。

新政府上任之后,不僅把城鎮化看作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把城鎮化看作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看作是未來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之動力。可以說,在當前,不僅中國各行各業都在尋找城鎮化帶動行業發展的切入點,而且中國理論界和學界也在掀起一波研究中國城鎮化如何發展之熱潮。

當然,對於中國城鎮化,其核心就是農村人口轉移市民化,就是讓農民進入城市過上體面有尊嚴的生活﹔而城鎮化的實質是要縮小三大差距(即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中小城市與大城市之間的經濟生活之差距),以此來帶動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

因此,對於不少研究者及機構來說,城鎮化實現途徑可通過制度改革、投資擴張、公共服務均等化、城市版圖擴張、智能集約化等方式來進行。但對於多數人來說,既不知道要現實城鎮化的制度改革是什麼,也不是知道走上城鎮化之路重大制度障礙是什麼。

如果說中國城鎮化不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而仍然是以既有的行政方式來大力推動城鎮化,那麼這種城鎮化不僅不可能成為未來經濟增長之動力,反之會讓現有經濟的“房地產化”更加惡化,社會矛盾與沖突更是四起,中國城鎮化最終也可能變為一個“政策陷阱”。

比如,有報道指出,中國的新一輪城鎮化規劃正在制度中,目標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全面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個國家級城市群外,並將培育壯大17區域性城市群。在這些規劃者看來,這些城市群將容納中國7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以此來帶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但實際証明,這條老路不僅不可持續的,也是走不通的。

因為,前十幾年的中國城鎮化是在土地國有制的條件下政府行政主導的城鎮化,而不是伴隨著工業化及市場化過程產生的城鎮化。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特殊制度安排下的城鎮化已經產生了許多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導致了政府與絕大多數民眾利益嚴重沖突。可以說,如果中國城鎮化還是走前十年城鎮化的老路,那麼這種城鎮化隻能讓現有社會矛盾與沖突進一步惡化,更不可能成為未來經濟增長之動力。

不合理制度規則不修正城鎮化走老路

而前十年城鎮化之所以會導致如此嚴重的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這很大程度上與當前的中國經濟體制存在的嚴重缺陷有關。因為,在當前這種中央對政治與人事絕對控制、而經濟事權嚴重分權並由地方政府掌控的制度安排下,在前30年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是起到重要作用。因為這種制度安排有限地引入市場機制、降低推進改革的政治風險,從而成功地解決了地方政府的激勵機制問題及信息問題,促使了中國經濟體制不斷地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與繁榮。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