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丁博:“左翼青年”眼中的左右翼【2】

2013年07月01日13:27來源:觀察者網字號:

摘要:左派無他,就是始終堅定地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平等,以及人自身的解放。

所以通過歷史的比較,盡管在最終目的取向上和右派有共識,但路徑上可能更接近左派的觀點,也就是一種偏保守的態度,定性為“左翼青年”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任軒吾:在我看來,左派無他,就是始終堅定地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平等,以及人自身的解放。

然而在與《南方人物周刊》的記者談論這個問題時,我始終認為從理論上說,在共產黨執政的國家本來是不應該存在左派的,因為共產黨本來就是左派,就應該始終堅定的站在勞動人民一邊。更何況不論是中國共產黨黨章還是我國憲法,都明確了工人階級的地位和作用,規定了國家的性質。然而現實,卻讓我們不得不再度面對這個問題,中國確實已然出現了左右之分。雖然這十分不正常,但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就我個人而言,出於性格的原因,其實並不熱衷於政治,因此我對這一身份並沒有什麼強烈的認同感。隻不過一方面出於個人情感,另一方實在看不過現在某些人極端的言行,而不得不有所作為而已。

你認為右翼青年和自己的異同在哪裡?左和右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會產生分化?

丁博:左派和右派的分野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東西,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就有不同的左右派。例如就左派右派提法的起源,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左派是指雅各賓派,右派是吉倫特派,按照現在的標准,其實兩個都是左派,都是要革命,要打倒波旁王朝,但吉倫特派之所以被稱為右派,是因為那個時代太左了。而按照現在西方政治的一般標准,傾向於平等取向的是左派,傾向於自由取向的是右派。但在中國兩者的分法又有所不同,右派被特指資產階級自由化取向的一批人,也就是經濟上要放任自由的市場經濟,政治上要以普選制、代議制為基礎的民主政治,文化上要全盤西化的接受普世價值體系等等。而按照“非此即彼”的冷戰思維,所有和這些唱反調的,都被籠統的劃入“左派”陣營,也就是所謂的泛左翼。

泛左翼大致上有這麼一批人:一是民族主義,他們摒棄個人主義,把國家或者民族(特指“中華民族”這個國家式的民族概念)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而把個人利益放在服從國家利益的更低的位置﹔二是文化守成主義,也就是鼓吹什麼“國學”,什麼“新儒家”,什麼“傳統文化”之類的﹔三是毛澤東主義,不僅把1966年以前的歷史描寫的偉光正,甚至對文革都採取全盤肯定的態度。像托派等一些“原教旨馬克思主義”,其實也可以籠統的歸入其中。四是經典社會主義,也就是否定文革的打砸搶燒,但肯定計劃經濟時代取得的工業化成就。

大致的看,除了民族主義是各國都存在的普遍思潮外,其他幾種左翼思潮都可以歸入“反動主義”之列,當然我這裡是帶引號的,因為“反動”這個詞在官方意識形態的文宣裡面是帶有貶義,但在學術上是中性的,指的是開歷史的倒車,幾種思潮的分野在於倒車倒到什麼位置,如果倒到文革,那是毛主義,倒到文革前,那是經典社會主義,倒到解放前很久很久以前,那是文化守成主義。

左右之間的對話在今天可能嗎?

丁博:理性的左右派之間顯然是可以對話的,因為中國的左右派有個特點,那就是和利益集團基本脫鉤,不像西方代議制政治下,每一個政治派別背后都代表一定的經濟利益,中國至少在目前還是比較純粹的理念之爭。思想統一才不利於改革,多元化恰恰是改革的推動力。

任軒吾:在我看來左右對話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微博上左右之間的爭論熱火朝天,隻不過看起來比較激烈點而已。因此,左右之間的對話不僅可能,而且始終存在。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