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丁博:“左翼青年”眼中的左右翼【3】

2013年07月01日13:27来源:观察者网字号:

摘要:左派无他,就是始终坚定地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以及人自身的解放。

中国现在所谓的右派其本质上都是资本派,为资本辩护,替资本守墓,做资本的代言人。劳动人民在他们那里只是作为最低保障而被提及,既保障他们的资本和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对话的本身解决不了问题,双方之间的分歧也不会因为对话而消除,甚至还可能会加深对立。因此,我觉得对话并不存在可能不可能问题,因为一直都在进行,但显然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结果和预期。

左右之间的争论如何推动改革?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如何协调好这种争论呢?

丁博:在争论中求妥协,取得折中的方案。历史的看,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都是善于政治妥协的,搞赢者通吃的,最终都不免于失败。

需要有各种取向的媒体作为平台,让各种声音都有地方表达出来,而现在看来困难也在这方面。中国看似有成千上万种报纸,实际上只有两种,《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而这两种媒体又都共同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策略,这就使正常的理性的交流难以实现,而代之以各种“段子”形式的冷嘲热讽相互攻击,最终在相对自由的网络平台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左右两方都走向极端化,理性的思考被淹没了,而非理性的调侃、宣泄被无限放大,这样就使本来就任重道远的思想启蒙变得更加艰巨,各大媒体现在实际上起到的是“反启蒙”的作用,这样就不得不让人想起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里面的一个观点就是,法国人的思想是被文学家牵着走,而文学家我们都知道,是偏感性而不是偏理性的,这样的思想状况是很危险的。

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一些讨论。你如何看待文章发表之后读者不同的反馈?

任轩吾:坦率地说,对话的内容大部分属于经济问题,而自己又非经济专业,因此不论是从经验角度和理论角度茅于轼都较我占有很大的优势,这一点必须承认。所以,从一开始只是希望从最基本的逻辑和现实出发,让他回答他的观点何以可能,观点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和立场是否一以贯之。在我看来,他的每个观点单独看似乎或多或少都有道理,但这些观点之间不能自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话出来以后,的确让我感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赞扬者有之,讽刺者有之。右边的嘲笑我“以卵击石”,自讨没趣,左边的也不满意,觉得我“太客气”,没有一点锐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想必也是如此吧。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