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鄭永年:“左派”與中國的命運

2013年07月02日13:13來源:聯合早報網字號:

摘要:在任何社會,左派都是革命的主力,革命的成功需要左派。在中國也一樣,沒有左派力量,很難有新國家政權的建立。

左派向往社會公平正義,這誰都不會否認,但左派所想用的那些方法則隻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東歐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都是這方面的例子。難道中國要重新走一次?

中國正再次上演著激烈而持續的左、右派之爭。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黨爭”是中國社會利益高度分化的產物,無論人們喜歡與否,不可避免。左、右派各執其詞,雙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社會所存在的嚴重問題,他們希望、也相信中國可以用他們所提倡的意識形態或者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不過,從歷史經驗和中國的現實問題來看,左、右派所秉持的意識形態如果被放置於中國的社會實踐,都會是以悲劇而告終。從總體上看,在左、右兩邊,官方至少是官方媒體是傾向於左的一邊。不過,執政黨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左、右派最終都不是共產黨所需要的利益,極左和極右最終都會斷送中國共產黨。這裡先來討論左派思想和力量。

在中國的意識形態光譜中,左派更能迷惑人們。首先,自清末以來,中國社會一直處於各種革命和戰爭狀態,而革命和戰爭自然需要左派思想。盡管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發動的改革開放開始把中國從革命引向建設的道路,但長期革命和戰爭年代的左派思想已經深入人們的意識,演變成中國社會的集體記憶。其次,盡管執政黨早些年已經提出要從革命黨轉型成為執政黨,但這個過程到今天還沒有完成。如果轉型完成,那麼至少在意識形態方面,執政黨就不能是少數幾個階級的代表,而是極大多數社會成員的代表。因為這個轉型還沒有完成,執政黨的意識形態仍然具有濃厚的階級色彩。因此,在行為層面,人們仍然抱有“寧左勿右”的意識。再者,在很多社會,尤其是高度分化的社會,左派思想較之其他思想更受社會成員尤其是底層社會成員的歡迎,因為左派往往以社會公平正義來規定自身。今日中國社會高度分化,左派思想很流行,這並不難理解。左派所強調的社會公平正義,符合當代中國社會的需要。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改革開放開始之后,歷屆領導層對左派所能產生的政治影響都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盡管左、右派對中國社會都會有負面影響,但左派更甚。這一點,鄧小平本人曾經多次強調過。

在任何社會,左派都是革命的主力,革命的成功需要左派。在中國也一樣,沒有左派力量,很難有新國家政權的建立。但也和其他很多社會一樣,中國也面臨著左派轉型的問題。在確立政權之后,共產黨成為了唯一的執政黨。在這樣的情況下,執政黨理應淡化其階級性,而強調其在調和各階級利益沖突過程中的作用。建國之后,毛澤東並沒有開始這樣一種轉型﹔相反,為了在短時期之內建成一個強國,執政黨繼續用階級斗爭的方式,消滅了市場,通過政治動員來推進經濟發展。在早期,這一具有烏托邦色彩的社會大實驗也帶來了一些成就,但中國社會也為此付出了極其高昂的代價,尤其是生命的代價。在革命過程中,共產黨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利益,但一旦成為執政黨,其目標不應當是使無產階級永久化﹔相反,其目標應當是“消滅”無產階級,就是說,要通過社會經濟的發展,把無產階級轉型成為有產階級。毛澤東時代的左派社會實踐的結果就是貧窮社會主義。

經過三十年的實踐,人們終於認識到,貧窮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的目標﹔相反,社會主義是要追求社會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后,共產黨開始轉型,從以往的階級斗爭轉向經濟建設,正式開始了向執政黨的轉型。鄧小平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概念,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建設一個橄欖形社會結構,或者中產階層龐大的社會。問題在於,如何達成這個目標?當時的策略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然后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個策略在早期非常有效,在很短的時間內改變了中國貧窮局面。沒有這個策略,中國很難成為今天人們所看到的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