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价值中国:改变中华的隐性力量【2】

2013年07月02日09:11来源:价值中国字号:

摘要: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慈善启蒙,则始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突然袭来,唤醒了普罗大众的恻隐之心,各个阶层都在捐款、捐物。而早已赚得盆满钵满的企业家和企业,则纷纷捐出巨款,5000万元乃至1亿元的额度,都出现了。这一年,被认为是1949之后的慈善元年,以民间为主体的慈善,终于到来。

作为清朝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由英国商人安纳斯托·美查(Ernest Major)创办的《申报》,也在戊戌变法前后,刊发了《安置流民议》、《创兴善会》、《效法泰西以行善举行》等大量慈善内容文字。

扮演慈善启蒙的还有一个更大的群体——西方传教士。他们来到中国,操着生硬而蹩脚的汉语,坚持不辍地传教之余,很多人做起了慈善,或主持赈灾,或建教会学校,或建慈善医院,或建孤儿院,或建盲、哑人学校。

此前的两千多年,发源于本土的慈善内容相对单一,包括施棺、施衣、施药、义冢、赈灾、造桥修路、修寺庙以及对婴儿、老人的照顾等,慈善理念主要是以“养”为主,而且集中于各自的家族之内。例如,范蠡从事商业经营,“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宋朝的范仲淹在苏州设立范氏义庄,捐助田地1000余亩,以义庄田地的地租赡养族内老弱。源自西方的现代慈善,改变了传统以“养”为主的理念和内容,转向以“教”为主。

最早走出国门的人、媒体、传教士,在这三股启蒙力量的宣扬下,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徐润等人,成为中国慈善由传统步入现代的重要推手。他们的身份几乎一致,都是在李鸿章所高举的洋务运动的大旗之下,学习西方,借助洋务企业所累积的财富,推动慈善事业的转型和发展。

1870年,凭借父辈关系,盛宣怀在大清朝台柱子、湖广总督李鸿章的支持下,奔走于洋务运动一线,以1872年办理轮船招商局开始,参与了此后清朝所有大型国有企业的创办,并开设中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改为北洋大学),及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一北一南两所大学堂,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日后各个领域的名家。

郑观应倡导学习西方人捐出遗产,作为好友,盛宣怀也积极响应。1916年去世之前,他立下遗嘱,拿出遗产的一半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并由李鸿章长子李经方担任遗嘱执行监督人。遗产数额庞大,经过长达两年半的清理,方才统计出可分财产高达1160余万两银元。这就意味着580万两被用作慈善事业,可惜后来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这一部分财产因儿女争抢,而被政府接收。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